運動員分享
姚潔貞親身體驗立即掂療程💉✨
在香港田徑界,姚潔貞(Christy Yiu)是一個響亮的名字。她曾代表香港出戰2016年里約奧運會馬拉松項目,並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奪得女子10000米銅牌。跑步對Christy來說,不單是一項運動,更是她生命的核心。然而,長年累月的高強度訓練,讓她的身體開始發出警號。
傷病的陰影:半月板磨蝕的挑戰
打針的真實感受:痛楚與驚喜並存
第二次打針與生活的改善:跑步的希望重燃
重拾跑道,重拾信心
黃美英|堅持與突破之路 —— 專業跑者的膝關節修復之選
在香港長跑圈,黃美英是一個令人熟悉的名字。由一名護理人員走上長跑之路,數年間不斷突破個人極限,成為多次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的頂尖「市民跑手」。近年,她的全馬最佳成績已推進至3小時01分51秒,成績媲美不少業餘菁英運動員。
不過,這條由熱愛跑步而來的道路,亦並非一帆風順。面對長年累積的膝蓋負荷,黃美英選擇透過合適的醫學治療,為自己熱愛的跑步生涯爭取更多可能。
長跑留下的痕跡:隱隱作痛的膝關節
「其實我一直都有少少痛,初時冇點理會,落斜或行樓梯會覺得唔舒服,後來覺得情況開始明顯咗。」黃美英坦言,早期的不適並未影響訓練,但隨著比賽頻繁及訓練量上升,痛楚漸趨明顯,令她意識到需要正視問題。
為延續訓練節奏及備戰未來賽事,她決定接受注射透明質酸療程,期望能改善膝蓋狀態。
醫學協助下的修復之路
在接受第一針療程前,醫生首先為黃美英檢查膝蓋情況,確認沒有積水後才進行注射。「打第一針嘅時候醫生好細心,整個過程冇乜痛感,反而針灸比呢個仲痛。」她笑言。透明質酸本身可為關節補充潤滑及減少摩擦,有助改善關節活動時的壓力與不適。
她亦計劃稍作休息後,再接種第二針大分子透明質酸作為後續鞏固。
感受改善,重燃信心
「第一針之後感覺膝頭好咗,最明顯係上落樓梯唔再咁痛,摸落去都無咗之前嗰種刺痛感。」黃美英表示療程後的初步效果理想,令她更有信心面對接下來的比賽與訓練。「第二針打完之後會觀察多啲,希望可以keep住成績,繼續挑戰自己。」
作為一名追求每次進步的跑手,她明白跑步之路難免伴隨傷患風險,「但最緊要係識得聆聽自己身體,適時搵專業意見幫手。」
小結:跑者的堅持,從不單靠意志
黃美英的故事,提醒我們每位跑者無論水平如何,都值得正視身體的訊號。跑步不單是體能的磨練,更是與身體對話的過程。當痛楚來臨時,及早處理比一味忍耐更能幫助你走得更遠。
如果你亦正被關節不適困擾,不妨諮詢醫生,了解是否適合透明質酸等保守治療方案。讓身體重回舒適狀態,為下一場賽事重新出發。
肯雅名將Lukas Wambua親證:
「打完針,我跑完全馬都無痛!」
來自長跑王國肯雅(Kenya)的Lukas Ombo Muteti Wambua,係一位備受尊敬嘅職業馬拉松選手兼跑步教練,擁有超過20年跑齡,曾多次喺亞洲地區(包括台灣)參與國際馬拉松賽事。近年落戶香港,為不同級別跑手提供專業訓練,Lukas將跑步視為一種生活態度,追求極致表現之餘,更重視預防受傷。
為咗預防傷患,選擇接受「立即掂」療程
身為經驗豐富嘅長跑運動員,Lukas明白靈活嘅關節係保持穩定表現嘅關鍵。雖然冇明顯受傷,但佢坦言:「有時跑步途中都會感覺到膝蓋痛,呢啲可能係將來受傷嘅風險訊號。」為咗預防傷患、提升關節靈活度,Lukas選擇咗「立即掂」透明質酸注射療程。
打針經驗:「過程非常順暢又精準」
Lukas第一次注射後表示:「療程非常smooth又accurate,完全唔似一般打針咁緊張。」佢認為呢個預防性治療係每一位跑手都應該考慮嘅選項:「我今日嚟打針唔係因為受傷,而係為咗保護自己。」
第二針後成效初現:伸展動作更順暢
一星期後Lukas回到立即掂接受第二次療程,佢回顧道:「打完第一針兩日後,我發現做某啲拉筋動作變得順暢,之前做唔到嘅拉伸動作依家做到。」佢亦無感到不適:「無痛感,有專業醫生喺場,我感覺好安心。」
跑完兩場馬拉松:「38公里後,關節都仲好順!」
療程後幾日,Lukas旋即飛往台灣參加連續兩星期嘅全馬+半馬賽事。以往到咗35公里之後,佢會出現膝側痛;但今次比賽中,佢驚喜地發現:「38公里之後都仲好順,完全冇痛感,關節好輕鬆。」呢個明顯改變,令佢對療程非常滿意,並大力推薦比所有跑手:「唔止跑手,平時有郁動開嘅人都應該試吓!」
預防性治療:專業運動員嘅選擇
Lukas嘅故事提醒咗大家——療程唔一定要等到受傷先做。懂得提早保養關節、減低傷患風險,先係長遠保持運動表現嘅關鍵。
山界Captain VL:透明質酸與血小板注射 為關節健康打好基礎
熱愛行山與越野跑的YouTuber「Captain VL」,多年來活躍於香港戶外運動界。他不但經常參與長距離跑步及山賽,更以影片形式分享路線與裝備資訊,鼓勵大眾親近大自然。作為一位運動頻繁的戶外愛好者,他深明關節保養對長期運動表現的重要性,最近便選擇透過透明質酸及高濃度血小板注射,進行全方位的關節護理。
關節承受長期負荷 預防性注射作為日常保養一部分
隊長表示,自己經常進行高強度活動,如長時間跑山、操練、參賽等,關節自然承受更大壓力。「上年我已經接受過透明質酸注射,屬於預防性質。一年後,我決定進一步加強保護,為膝蓋與腳腕進行新一輪保養。」
是次療程包括:
大分子透明質酸注射:主要針對膝關節潤滑,減少磨擦與發炎,幫助提升活動靈活度;
高濃度血小板注射(PRP):針對近期受傷的腳腕部位,以促進軟組織修復。
療程過程順利 無明顯不適反應
他表示,整個注射療程由專業醫生主理,程序清晰、步驟細緻,並無明顯不適。「打針時只感覺針入的力度,之後無紅腫、無積水,屬於預期之內。」他亦補充,事前會由醫生進行影像檢查與身體評估,確保療程屬預防性而非應對急性發炎。
國際運動員亦重視預防性治療 本地應推廣正確觀念
在外國運動醫學界,預防性關節注射已屬常見保養方式。「好多外國專業運動員都會一年進行一次透明質酸注射,以減慢退化及維持關節健康。香港仍有不少人以為要有嚴重痛症先需要治療,其實越早保養越有利。
他希望透過自身經驗,讓更多運動愛好者認識正確護關節方式,減少日後受傷風險,延續運動興趣。
香港越野跑手梁映雪:
透明質酸注射助我重拾訓練信心
長年參與本地及國際長跑及越野賽的運動員梁映雪(Ying‑Suet Leung),是香港跑壇具代表性人物之一。自小熱愛運動的她,曾三度獲得香港業餘田徑總會頒發「全年最傑出女子運動員」,並代表香港出戰世界越野跑錦標賽,其毅力與成就深受認同。然而,在榮譽背後,長年密集訓練亦為她帶來身體負荷與傷患挑戰。
關節不適影響訓練表現 尋求適當方法舒緩壓力
梁映雪多年來專注長距離訓練與比賽,關節壓力較常人更為嚴重。她坦言,日常生活中如走樓梯亦會感受到膝關節不適,並影響慢跑節奏。「我居住在唐樓九樓,每日上落樓梯次數頻繁,慢跑時亦有感覺到關節活動不夠順暢。」
為了改善關節靈活度與提升訓練表現,她近期選擇接受透明質酸注射療程作為預防性保養。「第一次注射後,我已經感受到明顯分別,受治療的一邊膝關節活動較順暢,無論上落樓梯或慢跑時,步伐都較以往流暢。」
接受第二次注射 持續關節護理助訓練更穩定
基於首輪療程後的正面體驗,梁映雪亦決定接受第二次透明質酸注射,進一步維持關節健康。「療程過程中有少許『冤冤地』的感覺,但屬於正常反應,整體感覺良好。」她強調,療程目的並非治療嚴重傷患,而是希望透過定期護理,延長運動壽命及減低因關節不適所帶來的訓練干擾。
專業療程配合積極生活方式 發揮最大效果
梁映雪的個案反映出,運動員對自身身體狀況的認知與主動處理,對長遠運動發展至關重要。透過定期保養及醫療專業意見,她成功在密集訓練與身體復原之間取得平衡。